各方博弈暂告段落 煤炭“十二五”规划或将于27日发布
煤炭“十二五”期间大型化发展仍唱主调 央企欲圈重点矿区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煤炭“十二五”规划只是一个大方向的定调,内容看似没有涉及到具体细节,但实际上政府需考虑问题很多
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处获悉,煤炭“十二五”规划或将于27日发布。“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作重点将放在推进三大重点项目工程即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的建设。加大管道运输,加强铁路建设,重点加强煤炭专用线的建设。
基础能源定调需多方协调
即将进入3月份,从年前就受到媒体极大关注的煤炭“十二五”规划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肯出台。
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虽然煤炭“十二五”规划只是一个大方向的定调,内容看似没有涉及到具体细节问题,但实际上,政府需要考虑问题很多。“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要达到多少,由谁去做,中央和地方利益如何分配等都是比较大的问题,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很多。
大同证券研究所于宏认为,煤炭属于基础能源,对经济影响比较大,许多方面协调不好对经济会有影响。比如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区域的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问题以及资源税的分配等等。
针对煤炭“十二五”规划的姗姗来迟,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规划迟迟未能出台,主要是各方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分歧,这些问题包括煤电体制改革、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等,另外部分省区的煤炭产业政策也与中央政策存在不协调。这些问题汇聚起来,导致煤炭“十二五”规划的发布时间大大延迟。
同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和化学工业等早已出台,就连从煤炭开采中衍生出的附产品煤层气的“十二五”规划也是早早面世。
2011月12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不仅发布了全行业规划,而且4个子行业的规划同时出台,突出强调“十二五”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要保持平稳发展,既要坚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坚持自主创新,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石化发展基调定在了增长方式上,而对于煤层气来说,“十二五”规划中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则是******的亮点。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累计利用煤层气658亿立方米,而这一目标是“十一五”的7倍。
同为基础产业,由于多种因素迟迟没有出台的煤炭行业规划,终于在上周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大型化发展央企仍是主力
24日,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发布时间及内容则成了会议的焦点。记者从一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处获悉,此次煤炭工作会议结束后,预计在27日就会发布煤炭“十二五”规划。
对于规划的主要内容,上述人士表示不便多谈,但同时指出,“十二五”仍要继续推进对三大重点项目工程的建设完善上,包括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的建设。将以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为重点,着力推动煤炭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加快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内煤炭产量将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约60%。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1万处以下。这将成为“十二五”煤炭规划的主要目标。
不过,这一大型化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已经被提出。
这一目标在24日召开的煤炭工作会议上也同样被提到,2012年,全国要保持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稳步推进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促进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和矿区民生不断改善,为实现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由此不难预计,国家对煤炭大企业集团的重点建设,将会给有实力有规模的央企国企带来多方面利好影响。上述国资委研究中心相关人士指出,国企央企实力相对雄厚,具备许多地方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在整合过程中有能力去完成很多地方企业完成不了的项目。
然而,上述人士同时指出,“这中间就涉及到了地方政府和央企的利益博弈,尤其对于煤炭行业,近几年行情很好,央企去开发的话,地方政府是不愿意的。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地方虽把央企作为招商引资的对象,但若项目效益好、容易干,那地方政府就会自己做。相反才会找央企”。该人士认为,发展煤炭工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有好处。“民营企业同样也可以做大做强,有规模才有效益”。
煤炭产量接近38亿吨
上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人士指出,“十二五”除继续强调大型化建设之外,仍要加大管道运输,加强铁路建设,重点加强三横两纵的煤炭专用线建设。
煤炭运输、铁路运力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制约煤炭流通的主要因素之一,矛盾尤其体现在蒙煤外运上。
之前由国家能源局主导的煤炭“十二五”规划意见稿指出,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7.9亿吨,比2010年增长5.5亿吨,而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2.4亿吨,比2005年增加8.9亿吨。增幅明显比“十一五”放缓了,但产量接近38亿吨,如何保证煤炭的运输问题,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突出的问题之一。
根据规划意见稿,为提升蒙煤外运能力,释放当地产能,内蒙煤炭外运的通道也将进行扩容。到2015年,从内蒙古乌兰察布到通辽的集通线运力将从2010年的1500万吨提升到3500万吨,修建蒙冀线,将贡献运力4000万吨。
“十二五”规划重点强调了煤炭的中间运输环节,除了运力,煤炭的中间环节还包括煤炭中间商这一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煤炭的价格,而近期刚刚成立的中国煤炭交易中心则为我国改革煤炭订货机制,建立健全煤炭交易体制机制产生影响。
对于煤炭的现货交易正式启动,大同证券研究所于宏指出,虽然目前只是一个价格上的参考,但是将来发展起来,比如把煤炭订货会拉到这里来谈,那么交易中心的权利就更大一些。
于宏还指出,交易中心的交易方式还是买方卖方挂牌,中间贸易商短期内取消不了,但可能会少一些。目前的市场仍需要一些有资源的贸易商,而一些大企业的客户都比较固定,只有小部分需要挂牌交易。供应多的时候挂牌就多,供应少时挂牌少。从价格上更能看出煤价的走势。
重点矿区成央企关注焦点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关注国家对于煤炭产量的增长幅度问题外,国家重点规划在哪个地区发展也是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
上述人士指出,央企关注点会放在发展区域上,“国家主要发展哪个区域,开发哪块煤炭资源,央企就要考虑跟哪里的地方政府合作。也就是说,不同时期发展到什么程度,产量多少,具体的产量从哪里来,重点规划山西、新疆还是内蒙等,这些问题央企会比较重视”。
针对发展方向问题,24日煤炭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强调,要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原则,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战略梯度,努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按照能源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产业链和高附加值的要求,着力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效率和效益。
也就是说,“十二五”煤炭发展重点会放在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应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积极部署西部战略。日前,中国神华发布公告,公司投资逾16亿元控股西南地区四川省巴蜀电力,同时在当地部署煤炭储备基地。
上述国资委人士同时指出,在煤炭进出口方面,国家近几年一直鼓励进口,逐渐减少煤炭的出口量。而记者也看到,规划中指出支持大型企业到国外投资办矿,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煤炭业担当四大“试金石” 关乎中国“龙抬头”
2月23日,农历二月二日,中国传统节目的“龙抬头”这一天,中国首家国字头的煤炭现货交易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在龙城太原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煤炭业的一件大事,而这个日子的选择,想必也别有深意。
启动仪式上, 山西省委、省政府、商务部、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各大银行、各大煤企、各大电企、各大钢企、各大港口纷纷到会祝贺。从长长的与会名单中不难看出,中国煤炭交易中心的格局很大,整合的资源也很多。
交易中心成立后,山西省通过铁路运输的煤炭,须经交易中心煤炭统一签订交易合同,统一结算货款。企业要拿出年铁路运输煤炭总量5%的资源,按月度进行挂牌或竞价交易,其余部分通过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进行邀约交易。
不要小看这5%,这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步,中国煤炭业的改天换地,或许就此开始。事实上,中国煤炭业改革攻坚战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煤炭业是计划与市场试金石
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到今天,经验和教训都指向了一点,市场化并不是100%的灵丹妙药。如何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将市场与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大命题。而煤炭业就是这一命题的主要标的。
中国的煤炭流通体制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煤炭订货阶段(计划调拨阶段),从1952年到1992年跨越40年,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二是煤炭订货与煤炭销售相结合阶段,大致从1993年到2006年。那时,虽然每年仍然召开煤炭订货会,但已逐渐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变为供需双方自主谈判,市场色彩逐步强化。三是煤炭销售阶段(市场化阶段)。从2007年开始,煤炭订货会逐年更名,并最终在2009年退出历史舞台。此间,供需双方由自主谈判发展为自主衔接,政府原则上不再干预煤炭供需衔接。随着市场化范畴的扩大,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将市场与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煤炭业下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煤炭交易中心的成立,可以视为对此的一个尝试。
煤炭业是中央与地方试金石
煤炭“十二五”规划千呼万唤难出来的背后,很大原因是各产煤地方对煤化工项目的利益诉求与中央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博弈。
自2009年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潮以来,各产煤大省也希望煤炭企业能将财富更多地留在地方,要求各大煤企开采的煤炭尽量在本地利用转化,此举直接推动了各地煤化工项目的疯狂上马。
为此,国家发改委曾多次下发通知,指出煤化工产业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不过,这些通知收效甚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28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1500亿立方米,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500万吨。各项目产能之和远超需求。
此外,被视为有助于调节中央、地方利益分配的资源税,在煤炭这一块一直不见下文。由此可见,如何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煤炭业又成为关键标的。
煤炭业是中国与世界试金石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的变革,首先体现在能源消费中心正由西向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其次,全球传统能源的需求还在持续增加,世界政治博弈根结还是能源。
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者中,中国只相对拥有煤炭的话语权。在铁矿石、稀土等矿产能源中,中国只相对拥有稀土的话语权。未来,中国在全球博弈中,如何打好煤炭和稀土这两张牌,至为关键。
煤炭业是环保低碳的试金石
环保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瞩目和博弈的焦点。无论是从国际形象还是到国民健康,减少碳排放都是刻不容缓。目前来看,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的目标压力非常大。
从开采到洗煤、运输,直至最后燃烧,煤炭产业在各类污染总量中所占的权重极大。如何有效的降低煤炭业对环保的负面作用,将直接决定中国降低碳排放、治理PM2.5的效果。
由此,煤炭业的明天强力影响着中国未来,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的发展、形象,国民的健康、幸福等诸多指标。
美锦能源2011年净利翻番加速扩张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企业比较关注煤炭的产量和煤价走势、以及焦炭市场来年能否走出低迷
受益于煤炭“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几日来煤炭板块多数飘红。
而对于即将发布的规划,煤炭类企业的关注点放在哪里?为此,记者采访了美锦能源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企业比较关注煤炭的产量和煤价走势、焦炭市场来年能否走出低迷。
虽然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带动上游焦炭行业行情一般,但美锦能源2011年还是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增长。公司发布业绩预报称,预计201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6.11%-134.81%,盈利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公司解释,主要是由于与上年相比焦炭市场整体有所好转,产品售价有所上涨。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焦炭这块业务美锦一直做得不错,国家也鼓励大型企业投资煤炭焦炭生产,而公司的控股股东美锦集团又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主体单位之一。
对于“十二五”期间焦炭行业发展形势如何,上述人士指出,焦炭市场情况得看钢铁的需求,目前钢铁已经在低位运行了好几年了,“2012年不好说,但2013年应该会好转,不可能总在低位运行”。
一位业内专家也对记者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国家已经通过拉动内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拉动钢铁发展。只是目前看,由于房地产仍处于被打压状态,钢铁短期内不可能好起来,焦炭市场的行情也相对一般了。
大同证券研究所于宏表示,美锦集团是中国前五百强企业之一,也是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主体。煤炭“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大型化发展对于这样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利好影响。
美锦能源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焦炭产业,而近期集团对上市公司煤炭资产的大量注入非常引人注目。美锦能源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美锦集团持有的锦富煤业82.11%的股权、东于煤业100%的股权、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76.96%的股权以及锦富煤业接近18%的股权。
并且,上述煤矿多数都在“十二五”期间投产,于宏指出,对于焦炭企业来说,关注点在原煤的价格。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国家规划的产量和产能如何则是煤企关心的问题。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也指出,煤炭产业的重组整合问题和市场化问题也是煤炭企业比较关注的,而下游焦炭行业则更关注煤炭产业未来的产量和价格政策。
五大电力集团争“上游” 华电国际两年斥资50亿元“圈煤”
华电国际董秘周连青介绍,向上游煤炭产业发展是企业近几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煤炭的“十二五”规划不仅煤炭企业重视,如今也成为火电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煤炭俨然已经成为其主营业务的一部分。
目前,华电国际每年消耗电煤约为8000多万吨,其中自家煤矿的贡献率为10%左右,仅2010年和2011年两年,华电国际投资逾50亿元布局煤炭业务,主要经营矿区集中在内蒙、山西、陕西以及宁夏。华电国际董秘周连青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公司准备大力发展煤炭业务,会根据国家煤炭规划进行相应的部署。
逾50亿布局煤炭业务
近两年,华电国际成立了煤炭产业部,董秘周连青指出,对电力企业来说,主营业务火电的亏损很严重,向上游煤炭产业发展是企业近几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从2010年开始,华电国际积极部署煤炭业务,分别在内蒙古、山西、陕西以及宁夏等地获得煤矿资产,多数是通过购买当地煤矿部分股权的方式获得。
记者统计后发现,仅2010年和2011年两年,华电国际在煤炭业务方面的投资达到了50多亿。其中,在内蒙古以2.68亿元收购芒哈图煤矿的20%股权,其后通过增资,持股比例达到35%。以5.70亿元收购黑梁煤矿的35%股权。投入近10亿元收购沙章图煤矿35%的股权。而在山西的收购主要集中在朔州市等地,分别以1.78亿元收购安太堡煤矿资产,以5.265亿元收购晋能二铺煤矿资产,以5.5亿元收购白芦煤矿资产,以8 亿元收购西家寨煤矿资产等等。
而在近期华电国际发布的非公开发预案中,所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对其全资子公司河北峰源公司的增资,该公司主要经营与煤炭相关的各项业务。
董秘周连青指出,目前,上市公司每年消耗的电煤达到了8000多万吨,其中,自家煤矿的贡献率约为10%左右。“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炭产能释放会比较集中,高耗能高污染的控制加强了,需求在减少,供应量在增加,运输在改善,煤炭紧张的局面会大大缓减。在这个背景下,煤价的自然回落会成为趋势。但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与现在电价相对应的煤价还是很高”。
因此,对于火电企业来说,尤其是五大电力集团,煤炭已经成为企业主营业务的一部分,而对应的电力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大大降低了。
“神华模式”成标准
华电国际董秘周连青指出,目前随着五大电力集团控股和生产的能力越来越强,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十二五”电力企业发展模式应该是“比较倾向于像中国神华那样,煤炭电力运输一体化”。并且,据他了解,五大电力集团在煤炭、运输方面在各地都有相关业务。
华电国际除积极投资煤矿外,在物流运输方面也是大手笔投入。最近一次募资就用于投资山东省莱州码头,项目包括新建两个3.5万吨级通用泊位及3.5万吨级航道工程项目,年设计吞吐量340万吨。这也是华电国际第一个“电港一体”项目。
对于电力企业积极向上游物流方向发展,大同证券研究所于宏指出,火电亏损了很多年,虽说电价上调给企业减轻了压力,但目前来看,依靠火电实现盈利还是比较困难的。多数火电企业现在都采取了神华的发展模式,这样企业的盈利多元化,主营业务也多元化。
一位电力行业专家对记者指出,现在电企多数都涉足了煤矿,国家煤炭“十二五”规划又是以大集团企业为主,电力企业要想在中间分切煤炭这块蛋糕,肯定需要加快扩张的步伐。
煤炭“十二五”规划意见稿指出,继续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优先安排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项目建设,支持具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大型企业矿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同时,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开发主体,推进神东、陕北、黄陇等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在被问及目前企业有无具体的煤炭发展方案时,周连青告诉记者,“国家规划出来后,华电肯定会跟着国家政策规划的导向做自己导向性的发展方案,但要等报告出来后企业才能有所动作,上市公司需要看集团的大取向。目前没有看到规划,谈不到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