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能源价改不能“一改就涨”

2012年3月3日 来源:国际煤炭网 新闻作者:马红漫 浏览次数:0 打印 收藏
X

    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目的并非涨价,而是要抑制垄断、行政过度干预等非市场化因素的蔓延,通过竞争破解价格定位难题。

  近期,有关资源能源价改的话题再次变热。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表示,今年物价涨幅有望明显低于去年,应稳妥推进资源能源价改。周望军强调,价改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涨价”,价改的目标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与国际接轨”。

  回顾此前资源品价改试水的历程,似乎无法摆脱“一改革就涨价”的怪圈。其实,在争议表象背后,却是资源品垄断经营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根本症结。

  显然,信息不对称的听证会往往难以服众,而成本不透明和成本结构不完整则成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此外,行政力量对市场干预过多,也阻碍了市场自发调节力量的显效。在电力市场,发电企业长期在“市场煤、计划电”的制度框架中挣扎就是一个典例。

  就此而言,资源价格改革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改革全面推进的前提必须要明确。至少包括资源企业成本全公开透明、价格听证制度能涨能跌、中低收入群体财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此外,在价格改革的同时,必须要把资源企业市场化改革同步推进,否则就难言相关改革是“稳妥推进”,更加难以避免改革变成涨价的代名词。

  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目的并非涨价,而是要抑制垄断、行政过度干预等非市场化因素的蔓延,通过竞争破解价格定位难题。在我国资源品价改过程中,行政身影也应回归裁判员角色,同时放手多种资本力量入场博弈。如此,让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显效,并通过价格杠杆对供求关系实施反作用,从而引导市场合理、有度地消费资源品。当然,主管部门有义务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帮助中低收入群体缓解改革初期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