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煤行情提前启动 煤电之争何时能解?

2012年1月12日 来源:辽宁春成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作者: 浏览次数:0 打印 收藏
X

    进入9月份以来我国港口煤炭价格连续两周上涨。专家认为,受大秦线检修在即、南方旱情延续等因素刺激,今年我国冬储煤行情提早出现,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将不得不面临煤价上涨成本增加的风险,煤电之间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国内煤价连续两周回升

  海运煤炭网公布的最新一期(2011年9月7日至9月13日)环渤海动力煤均价为829元/吨,周环比上涨3元/吨。至此,环渤海动力煤均价已连续两周上涨,涨幅由前一周的1元/吨扩大至3元/吨,扭转了今年7月、8月两个月内煤价连续走低的局面。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综合反映了秦皇岛港、天津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国投京唐港和黄骅港环渤海地区六大港口动力煤价格行情,是我国动力煤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从最新一期价格表现来看,各港口价格上涨的煤炭品种占据绝大多数,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市场已经显现出“卖方市场”倾向。其中,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动力煤在京唐港的交易价格周环比上涨了15元/吨;在国投京唐港周环比上涨了10元/吨;在黄骅港的交易价格周环比上涨了5元/吨;在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天津港的交易价格区间与上周持平。

  除了价格上涨之外,前期港口库存滞压的现象也逐步得到改善。截至9月11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为667.6万吨、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库存量为182万吨、京唐港区煤炭库存量为278万吨、天津港煤炭库存量为224.7万吨。环渤海四大港的煤炭总库存量与上周相比减少93.2万吨,降幅达6.44%。

  至此,环渤海四港库存量已连续五周降低,港口库存的走低也反映了下游需求进一步启动。

  多因素刺激冬储煤行情提前启动

  夏季和冬季是我国传统的煤炭需求旺季,近年来下游用户为了错避高峰往往会提前几个月加大煤炭采购,使得我国煤炭市场近年来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行情特点。

  因此,4、5月份和9、10月份本应是煤炭需求的淡季,却常常出现淡季不淡煤价上涨的行情。反而到了7、8月份和1月、12月等月份容易出现旺季不旺煤价走低的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国冬季储煤行情提早启动。去年冬储煤行情进入10月份才正式启动,而今年刚进入9月份,动力煤价格已经开始逐步反弹。

  中金公司煤炭行业分析员蔡宏宇在其报告中表示,即将开始的大秦线检修以及下游用户提前展开冬季储备等因素将推高国内煤炭价格,四季度国内动力煤价格有望逐步走高。电力企业通常在9、10月份开始储备冬季用煤,而9月20日输煤主干线大秦线将开始检修,预计影响动力煤供应量300万吨以上。双重因素叠加将刺激煤炭价格上涨。

  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煤炭行业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下游用户更早着手冬季煤炭储备。经过夏季耗煤高峰,电厂库存快速下降,电厂和贸易商购煤力度加大。以华东地区为例,经过及时补充,截至9月6日,华东地区电厂煤炭库存天数从18天升至19天。

  此外,近期南方地区旱情显露,对火电依赖加重也将刺激煤炭需求增加,进而推高煤价。据南方电网公司预测,受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缺煤少水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南方五省区电力缺口1400万千瓦左右,今冬明春电力供应形势也不容乐观,明年上半年电力缺口将在1000~1500万千瓦。

  上述分析师表示,虽然广东等沿海省份可以利用区域优势增加煤炭进口以补充资源,但在7、8月份国内煤价曾连续9周下跌,而国际煤价却维持涨势,时至今日,进口煤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合同煤仍有涨价预期 煤电矛盾短期难缓

  煤炭行情的阴雨转晴让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苦不堪言。除了市场上的动力煤价格会上涨之外,一年一度的合同煤价格谈判在年底亦将开启,明年的合同煤价格能否像今年一样“纹丝不动”?国家是否还会出台“限价令”?

  在2010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维持2010年水平不变,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在今年4月发展改革委再度下发通知重申“限价令”。

  事实证明,限价令这道护身符并没有改变电力企业亏损的厄运。不少煤炭企业通过提高市场煤销售比例、市场煤提价等手段来规避政策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同煤限价带来的影响。

  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神华市场煤销售量已占总销量的52.6%,而去年同期该比例为39.3%;市场煤销售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3.9元/吨,与合同煤之间价差达170.5元/吨。由此来看,一旦“限价令”时效过期,合同煤提价可能性很大。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专家李朝林告诉记者,合同煤限价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企亏损的问题,甚至可能限价助长市场煤涨势,电力企业负担并未减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统计调查显示,今年1-7月份,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

  “虽然今年合同煤价格没有上涨,但煤质却下来了,煤里面掺加杂质以次充好。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好凑合用。”华东地区一位电厂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煤、电之间的矛盾症结在于上下游价格传导不顺畅,煤价过高而电价上涨受国家控制使得国营火电厂还是地方民营火电厂普遍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最终可能影响我国的电力供应安全。

  “最终我国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都应该放开,需要引入更多元的主体,促进市场竞争,推进价格的市场化。”李朝林认为,我国煤炭价格在国际市场价格中处于高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煤炭资源区域性分布过于集中、运输渠道不通畅以及一些人为控制产能制造供应紧张等因素造成的。电力市场方面,也需要引入更多民营企业进入其中,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刺激国有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